
畅享帝王蟹自助还能赚钱,
有这好事!
做饭嫌麻烦,又拒绝吃预制菜的年轻人,将目光瞄准了高端酒店的自助年卡。本意是为了用最少的钱,吃到最高端的“外卖”,殊不知在互联网的推动下,让他们无意中挖掘到了直播、带货的红利。
一位账号名叫“啵力女孩”的女士在青岛美高梅酒店花费12888元,办了张自助餐厅的年卡,能包含一日三餐的那种。
乍听下来很贵,五位数办张“饭卡”,什么时候才能吃回本!?毕竟面对健身年卡,年轻人可就是在办卡的前两周稍显积极,后面更多秉承着“钱花到位了、人自然就瘦了”的心态将其束之高阁。
网络上对于酒店自助年卡的舆论风向
呈两边倒的局面▐
起初,啵力女孩也是担心自己半途而废,故而开设了全平台账号记录每日打卡视频。没想到第一条视频就火了,迄今为止她已经坚持了99天。风雨无阻。
先前有人关心这么吃下去体重会有怎样的变化,能不能吃回本。随着视频里每天出现的昂贵食材:龙虾、帝王蟹、三文鱼、牛排以及酒店不定期更新的全新菜单,渐渐的这张卡已经不单单属于某个人,而是变成了一场全网狂欢。
来看看这个令人疯狂的设定:
一日三餐,在高端五星级酒店只要花费35元。35元吃一顿老乡鸡都不够,在沪币汇率里连杯像样的咖啡都买不到。
别说“自己做饭最便宜”,打工人当牛做马干了一天。再去买菜、洗菜、炒菜、刷碗,只会加速他们精神上的崩溃罢了。平均每顿饭12元的价格,就能享受到平时售价在498、598的五星级食材、口味、服务,谁会不心动呢?
一份老乡鸡的热量、价格表▐
流量与热度的背后,不仅形成了打卡风潮,资本也必然为之侧目。
更新不到30天,啵力女孩就接到了食品广告、也开了直播,瞬间成为全网最羡慕的对象:花着比沙县还少的钱吃着珍馐,热度加持下还得到了酒店的“点餐”优待,意外中得到了广告商的偏爱。
沙县的价格享受五星级的水准,谁能不爱?▐
随后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,年轻人在高端酒店开自助年卡已然成为一股风潮。
万豪、洲际等高端酒店集团也抓住了这波井喷式需求,推出了年卡、半年卡、工作日卡等等,售价从9999元到18999元不等,将自助餐变成酒店新的经济增长点。除了表象的盈利之外,在这些年卡消费者中,不乏有实力的高端人群,或成为酒店的潜在客人;也不乏啵力女孩这类自带流量的“网红”,或为酒店提供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其中也有因为视频被种草的消费者,慕名而来。纵然因为距离、价格等等现实因素无法体验12888元的年卡,也可以咬咬牙花费几百元体验一次“网红”同款。为不想开火的一天加上点松弛和任性的色彩。
某平台上的相关话题,已经达到40.4万浏览量▐
高效繁忙的时代背景中,健康经济盛行,“快速、健康”等关键词成了年轻人的用餐准则。白人饭与剩菜盲盒的走红,不难看出他们对健康渴望的底层逻辑下是低成本的生活糊弄学。
糊弄学愈演愈烈,年轻人将“开火”的关键步骤都直接省略。
一份标准的白人饭▐
网络上开始流行“仅维持生命体征的食谱”。使用这类食谱的人群对食物毫无诉求,他们的动作只能勉强称为:进食。无需对食物进行任何清洗、加工、处理,手边上有什么就吃什么。唯一的要求:活着就行。
有人说年轻人魔怔了。他们从时间、金钱的角度精打细算的做起这道“值不值”“贵不贵”的计算题,无意间丧失了对生活的掌控权。
少得惊人的“维持生命体征餐”
让人不禁感叹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▐
从“凑合活着”,“成人小饭桌”,到高端酒店年卡自助餐,他们似乎是于困境中找了最优解法——每日花费35元的五星级食堂。即便是一场酒店的“试探性”行为,也足以让年轻人入局。
生活的重心总会随着环境变化随之摆动,漂泊的年轻人太想吃上一顿热饭、好饭。试问在心情尚好、时机正好、天气晴好的情况下,吃上一口热腾腾的、刚出炉的饭。它怎么能不算是一剂治愈打工人的良药?
纵然高端酒店的自助年卡,是一张吸引眼球,吸引消费者的促销明牌。但在这场谁都觉得自己赚了的游戏里,大家都心甘情愿的“双赢”着。
图片来源:Ic photo / 网络
